1. <legend id="f1dwt"><pre id="f1dwt"></pre></legend>
      <th id="f1dwt"><pre id="f1dwt"></pre></th>

      <rp id="f1dwt"><object id="f1dwt"></object></rp>

        <th id="f1dwt"></th>

        <rp id="f1dwt"></rp>
      1. <dd id="f1dwt"></dd>
        2023-09-25 02:54:04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心得 > 常見職業病危害檢測的布點注意事項及舉例
        常見職業病危害檢測的布點注意事項及舉例
        來源:     發布時間:2015-07-22     關鍵詞:
            

        常見職業病危害檢測的布點注意事項及舉例

         

        一、現場布點


            布點要以調查為基礎。為正確選擇測量物質、測量點、測量方法和測量時間等,必須在測量前對工作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根據工作場所的具體情況及監測的目的,結合職業衛生標準進行。


            1. 現場調查對現場布點的重要性分析


            1.1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


            通過現場調查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對不確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通過預采樣和檢測來確定。


            例1:我們在接受一項微電子二期工程驗收評價項目檢測任務時,評價單位提供的檢測項目中包含鋁合金塵。然而通過與現場工作人員的交流,發現該工作實際為在潔凈車間采用鋁合金離子噴涂,根本不存在鋁合金塵。


            例2:同樣是微電子工業評價項目,用人單位提供的檢測計劃中光刻膠工序待檢測物質含有環已烷,但通過預采樣、檢測,顯示未檢出環己烷,而經氣相色譜 質譜聯用儀定性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含有乙苯,后與用人單位核對,證實一期所用光刻用膠含有環己烷,而二期已換用新的工藝和光刻膠,其成份中含有乙苯而不 再含有環己烷。


            因此,檢測單位在委托檢測和評價檢測中,進行現場衛生學調查時,必要時通過預檢測,可通過現場直讀儀器、現場預采樣檢測等方式,可有效地避免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的錯、漏、差、缺。


            1.2了解現場環境與工作條件。


            工作場所的現場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很難掌握,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受現場環境條件,如溫度、風速等的影響極大。


            如存在火災爆炸危險性的場所必須選用防爆型器材;


            高濕度工作場所決定了硅膠管在采樣中更換的時間與頻率;


            根據初步檢測所得出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的范圍,可以確定工作人員及采樣與檢測設備的防護類別與等級,尤其是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高的作業場所,甚至會對現場檢測與評價人員造成職業病與安全兩方面的雙重危害。


            2. 幾種重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現場調查與布點


            2.1 噪聲


            2.1.1噪聲調查內容


            工作場所的面積、空間、工藝區劃、噪聲設備布局等,繪制略圖。


            工作流程的劃分、各生產程序的噪聲特征、噪聲變化規律等。


            預測量,判定噪聲是否穩態、分布是否均勻。


            工作人員的數量、工作路線、工作方式、停留時間等。


            2.1.2噪聲定點檢測布點


            工作場所聲場分布均勻[測量范圍內A聲級差別<3dB(A)],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


            工作場所聲場分布不均勻時,應將其劃分若干聲級區,同一聲級區內聲級差<3dB(A)。每個區域內,選擇2個測點,取平均值。比如:一個車間里有拋丸區和數控區,就分別對這兩個區選擇2個測點,取平均值。


            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在流動范圍內,對工作地點分別進行測量,計算等效聲級。比如:一個勞動者在某個工作場所工作1小時,再到另外工作場所工作2小時,在第三個工作場所工作5小時,就需要對工作地點分別進行測量。


            2.1.3噪聲個體聲級計檢測


            抽樣對象的選定:在工作過程中,凡接觸接觸噪聲危害的勞動者都列為抽樣對象范圍。抽樣對象中應包括不同工作崗位的、接觸噪聲危害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其余的抽樣對象隨機選擇。


            抽樣對象數量的確定:每種工作崗位勞動者數不足3名時,全部選為抽樣對象, 勞動者大于3名時,按表1選擇。


        表1      抽樣對象及數量
         勞動者數
        采樣對象數
        3~5
        2
        6~10
        3
        >10
        4

            2.2 高溫


            2.2.1高溫調查內容


            了解每年或工期內最熱月份工作環境變化幅度和規律。


            工作場所的面積、空間、作業和休息區域劃分以及隔熱設施、熱源分布、作業方式等一般情況,繪制簡圖。


            工作流程包括生產工藝、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等。


            工作人員的數量、工作路線、在工作地點停留時間、頻度及持續時間等。


            2.2.2高溫現場布點


            工作場所無生產性熱源,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存在生產性熱源,選擇3~5個測點,取平均值。


            工作場所被隔離為不同熱環境或通風環境,每個區域內設置2個測點,取平均值。


            測點應包括溫度最高和通風最差的工作地點。


            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在流動范圍內,相對固定工作地點分別進行測量,計算時間加權WBGT指數。


            2.3 高頻電場、工頻電場


            2.3.1調查內容


            了解高頻設備的型號、數量、頻率、防護設施、操作人員操作位、接觸時間等。


            2.3.2現場布點


            相同型號、相同防護的超高頻設備選擇有代表性的設備及其接觸人員進行測量。


            不同型號或相同型號不同防護的超高頻設備及其接觸人員應分別測量。


            高頻電場接觸人員的各操作位應分別進行測量。


            2.4 塵毒


            2.4.1調查內容


            工作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助材料,生產的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的種類、數量、純度、雜質及其理化性質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產工藝、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的完好程度等。


            勞動者的工作狀況,包括勞動者數、在工作地點停留時間、工作方式、接觸有害物質的程度、頻度及持續時間等。


            工作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擴散規律、存在狀態、估計濃度等。


            工作地點的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衛生防護設施及其使用情況、個人防護設施及使用狀況等。


            2.4.2現場布點:


            采樣點:根據監測需要和工作場所狀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氣樣品采集的工作地點。


            2.4.2.1采樣點選擇原則


            (1)采樣點應符合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采樣點的選擇應盡可能靠近勞動者的操作崗位,選擇勞動者的呼吸帶采樣,同時還應避免待測物直接飛濺人收集器。


            (2)采樣點應該具有代表性


            所選采樣點必須包括待測物濃度最高、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地點,而且還應在正常工作條件、生產條件和氣象條件下,測定存在于工作場所空氣中待測 物的濃度,不能在意外事故、人為因素影響及防護設施暫時失敗時采樣。這樣才能反映工作場所空氣中待測物真實濃度,才能與我國衛生標準規定的接觸限值相吻合。


            選擇有代表性的工作地點,其中應包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地點。


            在不影響勞動者工作的情況下,采樣點盡可能靠近勞動者;空氣收集器應盡量接近勞動者工作時的呼吸帶。


            在評價工作場所防護設備或措施的防護效果時,應根據設備的情況選定采樣點,在工作地點勞動者工作時的呼吸帶進行采樣。


            采樣點應設在工作地點的下風向,應遠離排氣口和可能產生渦流的地點。


            (3)采樣點選擇應結合監測評價的目的


            如我們要評價勞動者接觸有毒、有害因素的實際狀況時,采樣點一定要選擇在勞動者的操作崗位、休息地點等經常操作和活動的場所。


            若勞動者活動的工作場所有毒、有害因素分布較均勻時,可按實地情況均勻布置采樣點;


            若勞動者活動的工作場所范圍大,不固定,且有毒、有害因素分布不均勻時,我們要在勞動者操作的所有崗位布點,以便準確測定出勞動者8 h時間加權接觸濃度。


            采樣點的選擇還應結合生產的工藝流程、生產情況恰當選擇布置。如我們在評價工作場所的污染程度,了解有毒、有害因素的影響范圍時,一定要根據生產工 藝流程,在整個生產環節的各個部位設置采樣點。這些采樣點不僅應包括工作場所的集控室、走廊、休息場所,還應包含鄰近的工作場所和辦公室。而且采樣點的設 置還應結合勞動者的操作狀態恰當地選擇最能反映勞動者接觸有毒、有害因素的地點和位置。


            在評價衛生防護設施和措施的效果時,采樣點應根據防護設施的情形設置或在工作場所內間隔3 m~6 m均勻布置。如在防塵、防毒設施運行前后,在工作場所均勻布點采樣來評價其效果或者可在防塵、防毒設施的局部布點,在采取防護措施的前后進行采樣測定。有 時還需要在毒物的排放口(如除塵器的排氣筒外)、密閉裝置的內外及可能逸散有毒、有害物質的隙口附近設置采樣點。


            2.4.2.2不同采樣方法的布點:


            (1)定點采樣:將空氣收集器放置在選定的采樣點、勞動者的呼吸帶進行的采樣。


            采樣點數目的確定:


            工作場所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質的工作地點,至少應設置1 個采樣點。


            一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多臺同類生產設備時,1~3 臺設置1 個采樣點;4~10 臺設置2 個采樣點;10 臺以上,至少設置3 個采樣點。


            一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2 臺以上不同類型的生產設備,逸散同一種有害物質時,采樣點應設置在逸散有害物質濃度大的設備附近的工作地點;逸散不同種有害物質時,將采樣點設置在逸散待測有害物質設備的工作地點,采樣點的數目參照多臺同類生產設備確定。

            勞動者在多個工作地點工作時,在每個工作地點設置1個采樣點。


            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10米設置1個采樣點。


            儀表控制室和勞動者休息室,至少設置1 個采樣點。


            (2)個體采樣:指將空氣收集器佩戴在采樣對象的前胸上部,將進氣口盡量接近呼吸帶所進行的采樣。


            a.采樣對象的選定:


            要在現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檢測的目的和要求,選擇采樣對象。


            在工作過程中,凡接觸和可能接觸有害物質的勞動者都列為采樣對象范圍。


            采樣對象中必須包括不同工作崗位的、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其余的采樣對象應隨機選擇。


            b.采樣對象數量的確定


            在采樣對象范圍內,能夠確定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時,每種工作崗位按下表選定采樣對象的數量,其中應包括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每種工作崗位勞動者數不足3名時,全部選為采樣對象。

        表2           采樣對象及數量

        勞動者數
        采樣對象數
        3~5
        2
        6~10
        3
        >10
        4

            在采樣對象范圍內,不能確定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時,每種工作崗位按下表選定采樣對象的數量。每種工作崗位勞動者數不足6名時,全部選為采樣對象。

        表3            采樣對象及數量

        勞動者數
        采樣對象數
        6
        5
        7~9
        6
        10~14
        7
        15~26
        8
        27~50
        9
        50~
        11


            3.實例:某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布點與調查


            第一步,根據相關資料,如可研、初設、預評價報告書等,了解主要工藝流程。
         

            圖1    某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生產工藝流程


            根據工藝初步確定該系統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主要為粉塵和噪聲。

            表4                初步辨識職業病危害因素

        單元名稱
        工段(設備)名稱
        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輸煤系統
        卸煤
        噪聲、粉塵
        儲煤
        噪聲、粉塵
        輸送
        噪聲、粉塵
        中轉
        噪聲、粉塵
        篩碎
        噪聲、粉塵
        分離
        噪聲、粉塵

            第二步,現場調查


            目的:為現場布點提供依據。


            內容:


            煤場的大小、工藝區劃、輸送皮帶布置情況,噪聲設備布局等,繪制略圖。


            了解崗位設置,勞動定員,主要工作內容,以確定作業人員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實際接觸情況;


            落實初步識別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否存在,補充識別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地點及濃(強)度等。

        表5                  勞動定員及主要工作情況表

        名稱
        工作地點
        勞動定員
        主要工作內容
        輸煤系統
        煤場門崗(1個)
        4人,1人/班,8h/班,四班三運轉
        室內,控制運煤車輛進出。
        地磅房(1個)
        14人,7人/班,10h/班,兩班制
        室內,進出煤車稱重。
        取樣房(4個)
        4人,2人/班,10h/班,兩班制
        室內,煤粉取樣。
        轉載車(2輛)
        4人,2人/班,10h/班,兩班制
        煤粉轉運(煤場→卸煤溝)
        輸煤控制室(1個)
        8人,2人/班,8h/班,四班三運轉
        室內,對所轄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控制燃煤的進入量等。
        皮帶輸送(6條)
        28人,7人/班,8h/班,四班三運轉
        負責運煤制粉系統設備的巡檢和現場操作工作。(每條皮帶約50米長)

            根據現場調查發現,作業人員主要有兩種工作方式,一是定點操作,一是現場巡檢,各班組接觸職業病危害情況相同。


            另外,磨煤制粉由鍋爐燃燒系統作業人員負責,因此本系統中不考慮。

        表6              作業人員實際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

        系統名稱
        工作地點
        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調查及預測情況
        輸煤系統
        煤場門崗
        噪聲
        運輸車輛產生,預測53dB左右,穩態
        粉塵
        煤塵,運輸轉運產生,定點操作,室內濃度低
        地磅房
        噪聲
        運輸車輛產生,預測55dB左右,穩態
        粉塵
        煤塵,運輸轉運產生,定點操作,室內濃度低
        取樣房
        噪聲
        運輸車輛產生,預測68-71dB,穩態
        粉塵
        煤塵,運輸轉運產生,室內濃度低
        轉載車
        噪聲
        運輸時產生,非穩態
        粉塵
        煤塵,運輸轉運產生,鏟、卸時時濃度高
        輸煤控制室
        噪聲
        廠區噪聲,遠離煤場,預測64dB左右,穩態
        粉塵
        煤塵,運輸轉運、工人衣物攜帶,室內濃度低
        皮帶輸送
        噪聲
        預測運輸皮帶中段噪聲強度78 dB左右,皮帶兩端中轉動力設備(如帶式輸送機、篩煤機)的噪聲強度83 dB左右,穩態,其中4號皮帶的輸送機、滾動篩煤機噪聲強度最大,最高達到90dB。
        粉塵
        皮帶運輸時產生,非密閉,5號皮帶梨煤機的地方粉塵濃度高。

             第三步,現場布點


             不同崗位的布點主要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實際接觸情況進行確定。


             一、噪聲現場布點


             1、定點檢測


            (1)煤場門崗、地磅房、取樣房、輸煤控制室,定點操作,進行定點測量就可以反應出作業人員實際接觸情況。


            (2)裝煤卸煤和皮帶輸送,工作崗位流動,除了進行定點采樣,還應配合個體采樣,在流動范圍內,對工作地點應分別進行測量。


            裝煤卸煤:在裝煤和卸煤時噪聲強度最大,故選擇裝、卸的時候測量。


            皮帶輸送:巡檢,根據現場預測的數據,巡檢路線上噪聲分布不均勻,主要是轉運站和皮帶機之間噪聲強度不同,相差5 dB(A)左右,按照同一聲級區內聲級差<3dB(A)劃分區域,每個區域內,選擇2個測點,取平均值。


            輸煤控制室→#3皮帶機(1)→斗輪堆取料機(2)→煤場→汽車卸煤溝→#1皮帶機(3)→#1轉運站(4)→#2皮帶機(5)→#2轉運站 (6)→#4皮帶機(7)→滾動篩煤機(8)→#5皮帶機(9)→#5轉運站(10)→#6皮帶機(11)→煤倉間→#3轉運站(12)→輸煤控制室


            ()表示噪聲定點位置。

        圖2 噪聲布點位置示意圖

        表7                 噪聲定點檢測布點情況

        序號
        采樣地點
        接觸人數
        檢測項目
        采樣點數
        采樣時段
        1
        煤場門崗
        1人
        噪聲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2
        地磅房
        7人
        噪聲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3
        取樣房
        2人
        噪聲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4
        裝煤場
        2人
        噪聲
        1
        裝車時測量
        5
        卸煤溝
        噪聲
        1
        卸煤時測量
        6
        輸煤控制室
        2人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7
        3皮帶機
        7人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8
        斗輪堆取料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9
        1皮帶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0
        1轉運站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1
        2皮帶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2
        2轉運站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3
        4皮帶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4
        滾動篩煤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5
        5皮帶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6
        5轉運站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7
        6皮帶機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18
        3轉運站
        噪聲
        1
        工作時段內

            2.個體聲級計檢測

        表8              個體聲級計布點情況

        序號
        崗位名稱
        被采樣人姓名
        檢測物名稱
        備注
        1
        皮帶輸送巡檢
        ***
        噪聲
        噪聲接觸人數7人,根據表1,6-10人選擇3個抽樣對象
        ***
        噪聲
        ***
        噪聲
        2
        煤場輸送轉運
        ***
        噪聲
        不足3人,全部選擇為抽樣對象
        ***
        噪聲

            二、粉塵布點情況


            1.粉塵定點布點


            粉塵:共有六條輸送皮帶,根據同類生產設備1~3 臺設置1 個采樣點;4~10 臺設置2 個采樣點;10臺以上,至少設置3 個采樣點。故選擇兩條輸送皮帶進行檢測,包括粉塵濃度最高的5號皮帶。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10米設置1個采樣點,故每條皮帶設置5個采樣點。

        表9                  粉塵定點采樣布點情況

        序號
        采樣地點
        接觸人數
        檢測項目
        采樣點數
        采樣時段
        1
        煤場門崗
        1人
        粉塵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2
        地磅房
        7人
        粉塵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3
        #2取樣房
        2人
        粉塵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4
        #4取樣房
        粉塵
        1
        有運輸車輛經過時
        5
        裝煤場
        2人
        粉塵
        1
        裝車時測量
        6
        卸煤溝
        粉塵
        1
        卸煤時測量
        7
        輸煤控制室
        2人
        粉塵
        1
        工作時段內
        8
        5皮帶機
        7人
        粉塵
        5
        工作時段內
        9
        2皮帶機
        粉塵
        5
        工作時段內

            三、個體采樣布點


            根據現場調查發現,現場巡檢人員接觸水平相當,隨機選取對象。

        表10           粉塵個體采樣布點情況

        序號
        崗位名稱
        被采樣人姓名
        檢測物名稱
        備注
        1
        皮帶輸送巡檢
        ***
        粉塵
        粉塵接觸人數7人,根據表2,6-10人選擇3個抽樣對象
        ***
        粉塵
        ***
        粉塵
        2
        煤場輸送轉運
        ***
        粉塵

        不足3人,全部選擇為抽樣對象




        網站首頁 | 聯系我們 | 建言獻策

        Copyright 2013-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分會 京ICP備09064844號-3

        京公網安備 11010902000988號

        1. <legend id="f1dwt"><pre id="f1dwt"></pre></legend>
          <th id="f1dwt"><pre id="f1dwt"></pre></th>

          <rp id="f1dwt"><object id="f1dwt"></object></rp>

            <th id="f1dwt"></th>

            <rp id="f1dwt"></rp>
          1. <dd id="f1dwt"></dd>
            看美女秀逼逼操逼